由于长期腿部疼痛,一位老人一度以为是腰椎出了毛病。在就医中,医生发现其问题并不在骨骼或关节,而是下肢血管堵塞导致的“腿梗”。
市民詹爹爹现年78岁。从几年前开始,他就感觉自己右腿越来越“不得劲”,不仅常有腿脚发凉的感觉,多走几步路还有些疼痛,只能一瘸一拐,甚至不得不停下来休息。发展到之后,就连站久了也会腿疼。老人一直觉得是自己腰椎有些毛病,各种治疗方法也试过不少,但始终收效甚微。
最近,老人因为感觉有些胸闷气短,前往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。在和接诊的彭雄副主任医师的交流中,老人提到自己长期“腿脚不便”的问题,引发了医生的重视。
根据症状并通过初步体检,医生考虑其下肢动脉存在病变。经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,患者下肢动脉,尤其是股动脉中远段粥样硬化显著,局部严重狭窄。经过进一步血管造影检查,证实其右侧股动脉节段性完全闭塞,进而导致下肢缺血,最终引发疼痛症状。
经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,医护团队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,为老人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,开通了闭塞的血管。下肢供血恢复后,老人的腿部疼痛症状很快消除,第二天即可下床,恢复了行走自如。
心血管内科胡勇钧主任医师介绍,老人出现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就是俗称的“腿梗”,是由于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,造成了血管狭窄或闭塞,进而导致下肢缺血症状发生。患者常常会出现下肢发凉、麻木以及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症状,严重的会发展为缺血性溃疡、坏疽,甚至截肢。
胡勇钧提醒,应对“腿梗”重在预防。对于“三高”高危人群来说,一方面要减少高脂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积极控制各项指标,同时注意适当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一旦出现疑似症状,要及时就医明确并规范治疗,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版权所有 © 2019 武汉市第四医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1799号-1 电话:83782519(武胜)、83930038(常青)、68831300(古田)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910号
健康武汉官微
官方微信
微信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