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

83782519(武胜)、83930038(常青)、68831300(古田)
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聚焦
医院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
江城“最老护士”岗位上最后一个护士节
发布时间:2017-05-18 发布人:本站编辑

   16岁报考卫生学校时,我以为毕业开洒水车”

江城“最老护士”岗位上最后一个护士节

    “当年卫生学校首次招考,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,想一想是搞卫生的?那至少也得开个洒水车吧”,昨天,武汉市第四医院院志办主任成小梅女士,回忆起自己从事护理工作纯属误打误撞,没想到在医院一干就是一辈子。今年的护士节,将是成女士和她近20个同学老姐妹在四医院过的最后一个护士节,作为武汉目前资格最老的护士,他们已经工作了36个年头。

 

     成绩最好的被“掐尖”读卫校

 

1978年初中毕业,那时候我16岁,懵懵懂懂的,没听说过卫生学校,还以为是搞卫生的”,成小梅回忆,当时一个初中三四百人,考取中专的不到10个,放在今天来说就属于“掐尖”了。

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,读卫校又全免费,她就填报了卫生学校,那是武汉市首次招收科班护理专业学生(此前的护理人员主要是农村招工和知青返程,没有系统的护理教育体系),培养模式也很特殊,一年在学校接受基础理论教育,两年在医院系统学习内外妇儿的护理实践。

她所在的170班,二三年级被安排到武汉卫校四医院分校上学,18个同学留院工作,一开始有人还哭鼻子了,觉得在医院很害怕,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在四医院工作了一辈子。

 

学着拉丁文还要负责生煤炉子

“盘尼西林噜”、“听克吐啦”,成女士表示,当年他们还要学拉丁文,虽然只是中专,但护理教学还是很严格的,因为有些药名是医生就是用拉丁文写在处方上的。

一边是高大上的拉丁文,一遍又是条件艰苦的现实:当年一到冬天,病房要靠烧煤炉子取暖,交接班时,他们都把炉火搞得旺旺的,炉子在交班时搞熄火了,会觉得蛮丢人。

下班后,还要从护士长那里领取脱脂棉和竹签子,徒手做棉签,高温消毒后供临床使用。当小护士还有最可怕的事情是处理病人遗体,几个小女生协助家属把遗体运往太平间,特别是晚上,有时吓得不敢走夜路。

    医生讲究视触扣听诊断率不低

“那个时候医院只有300张病床,哪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”,老护士长李春霞,在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了36年。她回忆,过去医患关系好,也更利于医生下诊断结论,诊断率并不低。

特别在内科,中医讲究“望闻问切”,西医讲究“视触扣听”,再配合基础的检查项目,一些复杂的心血管疾病,30多年前的医生也能得出准确率不低的结论,所以四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一直名声在外。现在发展成了5个病区的省级重点专科,并且是市属医院最知名的专科

李春霞表示,30多年来她形成了职业习惯,只要一上班心头上的弦就绷紧了,因为心血管疾病来得及,按照护理要求一刻钟就要巡查一次病房。对于护士这份职业,她一开始并不愿意,但那一代人有一股精气神,既然被分配了干这个,就一辈子把这个干好。

 

见证医院壮大也见证专家成长

 

毕业分配到医院时,病床就300多张,改革开放后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,成为一家综合三甲医院。谈到1996年医院创“三甲”她一个星期没回家,老护士长、也是当年卫校170班的班长李秋萍,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
“那个时候的人,真的是有一股狠劲”。李秋萍的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在手术室,做过20多年手术室护士长,她表示,四医院的骨科特色是一批批专家在手术室通宵达旦干出来的。

当年的断肢再植手术,非常依赖于显微外科技术,手术要精细就做得很慢,常常一个手术做一通宵,他们也陪着通宵。嫌麻烦当年其他医院都不开展断肢再植,只有四医院做得好,病人都蜂拥而至。

现在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,我们都是在手术室看着他们做出来的。李秋萍感慨,吃射线、熬通宵是家常便饭。

您可能还想了解这些

健康武汉官微

官方微信

微信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