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来自英雄的城市武汉,是一位心血管疾病专家;
他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驻守武汉首批七家定点医院门诊留观室,稳住救治大局的“勇者”,他曾荣获“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他是武汉“组团式”援藏医疗队的领队,也是西藏山南市洛扎县人民医院的院长……
他是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胡勇钧主任医师。
武汉的专家走进边陲小镇
进藏以来,胡勇钧已在洛扎县这座边陲小城度过了一年多时光。2021年8月30日,他作为领队,和其他来自武汉各医院的专家一起从天河机场启程。抵达西藏后,他在山南市洛扎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,身兼业务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的双重身份。
洛扎县是当地一处边境小城,藏语意为“南方大悬崖”,距离山南市区尚有6个小时车程。县域内所辖各乡镇遍布高山峡谷,交通条件不便。在援藏之前,胡勇钧对遇到的困难已经有所预计,但直到身临其境,他才意识到,在边境县城医院的工作,与在省城三甲医院相比,可谓天壤之别。
除了面临高原反应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异,工作上的诸多掣肘,更让这位心血管病专家难以适应。因为受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,在他过去看来很常规的治疗手段,比如心血管疾病领域多见的冠脉介入,在这里都无法开展。“有的时候,我们这里进行了基础急救后,还需要将患者转往拉萨,甚至是内地的医院作进一步治疗。”
客观条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,唯有在工作方法上进行调整和适应。胡勇钧迅速理清思路,抓住重点:高海拔地区的骨关节病、高血压病等比较多发,又因为地广人稀,就医多有不便。如何打通医疗资源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是当地健康扶贫破局的关键。
另外,很多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意识和健康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,往往忽视了慢性病的日常管理,加大了健康风险,也给后期的医疗工作增加了难度。“在当地树立和推广健康管理的理念,也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在前面,做在医院之外。”
让医疗资源离人民群众更近些
“群众来看我们不方便,我们就去找他们!”过去的几个月里,胡勇钧和援藏医疗队的成员们,在洛扎县辖区内的31个村(社区)开始了一场又一场巡边义诊。为了实现区域全覆盖,他们跋涉往返于出入困难,就医不便的边境一线,将医疗资源送到当地居民身边。
义诊团队每到一处,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、咨询的居民就排起了长龙。患者中患有高血压,有胸闷心悸等症状的相对普遍。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专家,胡勇钧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病史,测血压、听诊……并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。就连团队巡诊期间在当地住宿休整时,胡勇钧也和团队成员们商议,在住宿地就地开展义诊,为有需要的居民排忧解难。
很多时候,医患双方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,问诊的难度不小。好在借助翻译、肢体语言等方式,胡勇钧和其他医疗队员们始终与居民们积极沟通,从问诊到检查,再到居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用药指导,每一步都不马虎,直到确保对方听懂记住。有需要的患者,还可以现场领取事先准备好的常用药。
在开展义诊的同时,胡勇钧还考察了当地各乡镇的基层卫生院,并就县乡镇医疗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议。为了在当地倡导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,形成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的健康理念,他们还特地准备了宣传科普材料在义诊现场和乡镇卫生院发放。
当好健康扶贫的播种者
按照计划,胡勇钧援藏的期限为3年。“无论是我,还是其他来这里的武汉医生,总有一天要离开。到时候,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?”这也是胡勇钧从援藏之初到如今时间近半,始终在思考的问题。
为了寻找答案,胡勇钧一方面在加强医院日常管理上下功夫,一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上。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,2021年10月,武汉援藏工作队的专家们,与洛扎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举行了“带徒拜师”仪式,援藏的专家与当地医生结成对子,充分发挥医疗队的传帮带作用。
“我们来这一趟,不仅仅是埋头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还要给他们留下一笔带不走的财富”。胡勇钧表示,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在后续的工作中,为当地培养出一支政治坚定、技术过硬、作风优良的医疗人才骨干队伍。“等到‘外援’离开时,他们都要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。”
之后不久,洛扎县人民医院还举行了《2021年洛扎县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》。医院组织援藏医疗队队员和当地医院专业技术骨干,通过举办理论讲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,对全县乡村医生的40余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。
“我们不仅仅是‘援助者’,也应该成为‘播种者’,让健康扶贫,医疗援藏的种子在当地生根发芽。”今年7月,在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总结表彰大会,胡勇钧荣获援藏工作队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的光荣称号。他说,自己的努力还没有结束,鄂藏情深的故事也仍将续写。
版权所有 © 2019 武汉市第四医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1799号-1 电话:83782519(武胜)、83930038(常青)、68831300(古田)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910号
健康武汉官微
官方微信
微信挂号